随着“一带一路”(the Belt and Road,B&R)倡议的具体开展,“一带一路”大数据的收集、定量分析变得日益重要。“一带一路”大数据涵盖基础设施建设、世界贸易、政治冲突、政治和经济风险评估、国际关系、民意、旅游、宗教、体育、教育、环境、法律等方面。系统全面地收集这些数据是一个极大的挑战。定量分析这些数据以发现规律,并帮助了解各国的内政和国际关系,自然是一个更大的挑战。以发现规律为主导的分析,与基于统计分析和机器学习的一般性的大数据分析有很大的不同。后者允许有错,但前者不容许,因决策上的失误导致的后果可能是灾难性的。这个根本性的差别,造成了国内学者关于“一带一路”的研究基本上是定性的,即便是与贸易有关的定量研究,也少有能对政策的制定起指导作用的,甚至经常产生严重误导政策制定和实践的悖论。

 

为了全方位地改变这种不能令人满意的现状,《“一带一路”大数据定量分析:任务、挑战及解决方案》(高剑波 著. 北京:科学出版社,2018.12)一书尝试对“一带一路”大数据进行系统定量的分析,以期能帮助我国政府和投资主体了解沿线各国的内政和国际关系,并对中国政策的制定和实施,对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的基础设施建设、投资、贸易等都有实质性的指导意义。我们的重点是运用系统科学、信息论和复杂性科学的思想来更好地提炼问题,识别哪些是真正富有挑战性的,并且对其中若干问题提供部分答案或解决思路。复杂性科学重概念而非模型,如混沌(对初值的敏感性)、分形(自相似性)、长程相关性、重尾现象、非平稳性、分叉、自组织、临界现象等。这些概念都有某种普适性,因此,它们的适用范围极广。更重要的是,由概念驱动的思维模式能较好地阐述、提炼问题。若没有好的问题作导向,面对海量数据,人们将束手无策,在这种情形下,大数据无疑是累赘而非财富。

 

自2013年“一带一路”倡议正式提出以来,国内学者就“一带一路”倡议相关问题已发表论文逾3.4万篇,出版专著近千本。本书是第一本系统、全面、深入探讨“一带一路”大数据定量分析的著作。本书研究的数据不仅包括来自世界贸易组织(World Trade Organization,WTO)、世界银行等的经贸数据,还包括海量媒体数据。海量媒体数据第一次使得整个分析系统包含了一个反馈回路,它对了解沿线各国政府和人民如何响应中国的“一带一路”倡议是至关重要的。同时,它使得分析不仅可以以中国为中心,更可以从沿线国、沿线区域,甚至从全球角度来考虑“一带一路”的建设。

一带一路数据源列表如下:

一带一路数据表640.jpg

本文根据“赛杰奥”编辑,内容来自高剑波的著作:“一带一路”大数据定量分析